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鸡鸣寺。
朱高煦老老实实地跪倒在地上,没敢吱声。
朱棣坐在软榻上面,满脸怒容。
“听说你把瞻基给揍了?就因为他斗蛐蛐?”
老头子一大早把自己叫来,果真是因为这事儿!
朱高煦讪讪地笑了笑,腆着脸解释道:“爹啊,你这消息倒是灵敏……”
“废话,太子妃昨儿就来找朕哭诉!”
“你这逆子下手未免也太狠了些吧?那小子都被你给打断了两根肋骨,现在都下不了床!”
朱棣瞪大了眼睛,插着腰怒喝道:“他还是个孩子啊!不就是斗蛐蛐吗?怎么就招惹你了?你这个逆子,非要气死朕才满意吗?”
朱高煦听了这话,心中一阵冷笑。
呵,不就是斗个蛐蛐吗?
大明朝最奇葩的,就是老朱家的这些皇帝。
天下劳模朱元璋、战争狂人朱棣、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乐朱厚照、修仙天子朱厚熜、旷工皇帝朱翊钧、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个个可以说都在这些领域内拿到了冠军。
朱高煦的好大侄儿朱瞻基,延续了大胖胖朱高炽仁政的治国理念,在位期间重视农业,以安民、爱民为本,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
他在位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空前的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繁荣局势,并被称之为“仁宣之治”。
文治武功,样样皆有,朱瞻基不愧为传世之孙,的确是一代明君。
但是这小子唯一饱受世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他从小就喜欢斗蛐蛐。
朱瞻基即位称帝后,立即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于他,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君王可以有点爱好,但因为个人爱好,致劳民伤财,并且搞的小民家破人亡,显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为了。
原本是个完美无瑕的圣贤君主,却因为斗蛐蛐一事,被冠以“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
想着,朱高煦索性念出了蒲松龄那篇赫赫有名的《促织》。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朱棣起初还没听出个所以然,但随着故事循序渐进,他也不由好奇地听了下去。
这促织小说一波三折,写出了主人公命运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让朱棣的心也随之起落沉浮,转瞬之间,就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况味,真令人百感交集。
直到整个故事结束,永乐帝这才怒道:“真是混账,一只小促织,竟断送了两条人命!”……
直到整个故事结束,永乐帝这才怒道:“真是混账,一只小促织,竟断送了两条人命!”
“还有那华阴县令想讨好上司,进献一头蟋蟀,没想到皇上很喜欢,命令从此按常规进贡,最终酿成了这样一场悲剧……”
“还有那巡抚,也是个该杀的狗东西,为了迎合皇帝,竟然在官吏的升降上,也敢以所进促织的优劣为准绳……”
“还有那皇帝,因为个人爱好,糜费国帑无数,致劳民伤财,民怨沸腾,甚至搞的小民家破人亡……”
话音未落,戛然而止。
朱棣脸色瞬间一变,这才反应了过来,自家老二说这个故事的深意!
原本,朱棣以为,朱瞻基这个好圣孙喜欢斗蛐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蛐蛐是善斗的昆虫,拼搏起来全力以赴,有的上品重伤不退,甚为壮烈。
因而,自唐天宝年间始,斗促织就成为民间和宫廷的一项娱乐活劲,历久不衰。
展到了现在,不少纨绔子弟都以斗蛐蛐为取乐,甚至不惜重金投求上品促织,养在象牙、玛瑙盒中,饲以黄粟泥,一次赌斗,下注高多达白银万两之巨。
简介关于官场开局担任县委一秘已完结百万字官场小说,本书故事线延续之前两本官文的世界观,所以各位不要带入现实了。方子寒,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却不知仕途险恶,进入了体制之中。在县委办干了一年的办事员,都没有得到光亮的机会。随着新任县委书记的上任,方子寒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机会。具体如何,大家点击阅读看看吧。...
萧家云灼自幼被弃,亲人找上门,果断回京做个眼中钉。生母说这女儿粗鄙大字不识?可她转眼入了京城名师圈,谈词说赋解天下运势。白莲花说她恶毒凶悍?下一刻她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勇猛大哥觉得她这些年穷困潦倒十分可怜她转手掏出金银珠宝亮瞎他眼。妈宝二哥心恶歹毒?没关系,带着他瞧瞧报应见见鬼!陌生小弟不认姐,绝对的...
系统给他一双看透过去未来的天机眼,他却用来看世情给他一根点石成金的天机棍,他却用来捅娄子。倒霉孩子巫俊,年方二九有一,系统要将他培养成窥破宇宙至理指引天道循环的至尊天师,他却在另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happy。...
穿越成修真大6的一个废柴,那还修你妹的真一道七彩霞光之后,杨真直接吊炸天了他看过的功法,直接满品满级,学都学不完他炼制的丹药,不但起死回生,还能青春永驻,多少圣女仙子苦苦相求,什么条件都肯答应他锻造的武器,上打神王大帝,下捅黄泉幽狱,每一件都让天地颤栗,让神魔退避咳咳我从不扮猪装逼,因为我真牛的一批...
作品简介...
我可以靠种地拯救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