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篇
一
北国十月是全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在坦荡无垠的大平原上,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欢笑。就说是在那有五花季节美誉的深山老林中吧,也不时飞出打柴人的歌声,或登山人的笑语。如果再仰望那蓝蓝的高天,以及在碧海长空中飘浮的白云,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道:
“啊!多美的秋天……”
但是,一九三四年十月的北国却是十分凄戚惨然。大地荒芜,满目疮痍,再看看那遍野的饿殍以及那累累的白骨,再听听那“左手拿着瓢,右手孩儿抱,离乡背井把饭要……”的歌声,大有不寒而栗之感!不知情的人们一定会出这样的自问:
“啊!一九三四年的秋天怎么了?……”
十月中旬末的一天,铅似的浓云重重地压迫着大地,淅淅沥沥的秋雨就像是潸然而下的泪水,又给昏暗的大地蒙上了一层雾似的白纱,也给逃难人们的心上罩上了一层难以消散的愁云。就在这时,远天隐隐传来隆隆的响声,四处流浪的人们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几尽本能地循声眺望长空,遗憾的是低垂的浓云遮住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隆隆作响的马达声越来越近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日本飞机又要下蛋了!”雨中的难民有的卧在泥泞的庄稼地里,有的不要命地四下逃散,再听听那男人喊、女人叫、孩子哭……真是惨不忍睹,悲不忍听!读者看后一定会愤然地骂道:
“可恨的日本侵略者!……”
但是,今天在长空中翱翔的飞机不是日本人的轰炸机,而是南京国民政府蒋委员长的专机。为此,读者一定会出这样的自问:
“蒋介石不在南昌组织实施第五次‘围剿’计划,他坐着专机到华北来干什么?……”
蒋介石为完成一统天下,安坐九五之尊的宝座,先实行了“削藩裁军,一切权力归中央”的计划。为此,他相继动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等内战,终于打垮了诸地方实力派,使得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等这些拥兵自重的封疆大吏称臣。接着,他置日本侵略于不顾,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方针下,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尤其对江西朱毛红军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军事“围剿”。但是,出蒋所料的是,自一九三o年冬到一九三三年夏,对江西朱毛红军动的第一、二、三、四次军事“围剿”均以失败而告终,损兵折将达三十万以上。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因第一次失败被撤换;继任者何应钦,因二、三、四次“围剿”的失败,怯蒋谴责而惴惴不安,遂被蒋介石往北平,去办理对日妥协、出卖华北的卖国外交去了。因此,红军成了蒋介石的心头之患!
蒋介石痛心于以往“围剿”红军的屡次失败,并从这些教训中醒悟出一些道理,遂改弦更张,放弃了长驱直入打运动战的作战原则,一面调整部署,一面调集一百万大军、二百架飞机和大批军火。为实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修碉筑路、逐步推进”的战略,特任命顾祝同为北路军总司令,陈诚为前敌总指挥;蒋鼎文为东路军总司令,指挥蔡廷锴所部;以何键为西路军总司令,指挥九个师又三个旅的军队;用重金收买南天王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这样一来,就把红军困在了赣北、湘赣、粤赣、闽赣之间,再“辅以杨永泰建议的保甲团练政策,企图构成包围圈,断绝苏区物资来源,迫使红军进行阵地战来比力量拼消耗”,进而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中央苏区的目的。
天有不测风云。是年冬,陈铭枢、蔡廷锴等十九路军动福建事变,在“围剿”红军的东方打开了一条缺口。如果当时中央苏区主要负责人博古等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第五次反“围剿”很快就能被粉碎。但是,博古等人顽固地坚持“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福建事变很快失败。同时,蒋介石重新任命蒋鼎文为东路军总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转头进攻中央苏区,使得蒋介石的“步步为营、堡垒推进”战略得逞。加之,刚刚进入中央苏区的李德与博古等人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实施短促突击”以保证“不丢失根据地一寸土地”的“左”倾路线,使得中央苏区日趋渐小,红军将士伤亡逾万。待到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被陈诚所部攻陷之后,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等到红六军团奉命自湘赣突围西去之后,蒋介石认定江西“围剿”红军的大势业已完成。是年九月,蒋氏在庐山曾得意洋洋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湘赣边红六军团在西路军围攻下站不住脚才不得已而西移的。孔荷宠投降是红军瓦解的先声。”
也就是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召来了他的重臣、策士杨永泰,考试似的问道:
“你看我的下一步棋应当如何走?”
杨永泰,广东茂名人,生于一八八o年,考取秀才。一九o一年入广东高等学堂,后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遂入政坛角逐,并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政学会”(即老政学系)的成员。随着曹锟贿选后的国会的消灭,政学会也寿终正寝。十年之后,杨永泰挤进了蒋家王朝的大门,并沿袭古代权奸的衣钵——“结纳近臣,察帝动静,故奏对皆称旨”,着手研究蒋介石的思想作风及其生活习惯,同时还向蒋介石身边的人打听蒋氏的“起居注”,故向蒋氏条陈时事意见,往往“报可”。结果,他逐渐取得了蒋氏的信任。正当蒋介石准备实施第四次“围剿”红军计划,且又忧心忡忡地感到没有把握之际,杨永泰抓住这个时机上了一篇万言书。据说它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主张“安内”(即“剿共”)必须用七分政治,并提出了所谓“政治剿匪”的纲领与方案。蒋介石看后“龙颜大悦”,立即擢用杨永泰为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的秘书长,着即“随驾亲征”。待到南昌行营成立不久,蒋氏完全接受了杨永泰的所谓“剿匪要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主张,并把行营庞大的组织机构简化为两个厅:即以参谋长贺国光兼任厅长的军事厅,以秘书长杨永泰兼任厅长的政治厅。从此,杨永泰得了一个“七分厅长”的绰号。也就是在这期间,他和江西省主席兼行营办公厅主任熊式辉紧密勾结起来,在国民党内又逐渐形成了“新政学系”,公然与其他派系争宠夺势。实事求是地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得以成功,除去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者执行“左”倾路线外,杨永泰等人搞的这一套反动方案,并同“柳维垣提出的碉堡政策相配合”,也是重要的原因。
杨永泰作为一名策士,不仅会审时度势,既知道“围剿”红军的态势展,而且还能准确地揣度此时此刻蒋介石的心路轨迹的变化,因此,当他听到蒋介石的问话之后,即断然地答说:
“委座,我看您应当把江西剿共的事放一放,到华北等地做一些安抚工作。”
蒋介石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他一听杨永泰的口气,就知道这个策士已经猜出了自己的心事。他为了进一步摸清杨永泰的全部想法,又有意地问道:
“你是怕国人骂我不抗日吧?”
“也是,也不完全是。”
“你是不是为了回应共匪提出的抗日口号?”
杨永泰微笑着摇摇头。
“就是嘛,共匪他们有什么力量抗日,无非是诱使我军放松包围,从困境中逃遁。”
杨永泰信服地点点头。
“这也证明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是正确的,不消灭共产党就不能抗日。”蒋介石说罢看了看杨永泰的表情,复又加重口气说了这句史有所记的话,“因此我们更应对共军加紧包围,聚而歼之,不使漏网。”
杨永泰自然清楚蒋介石如此讲话的本意,并不是测试自己对下一步“围剿”红军的战略设想,而是有意考察谁能猜透蒋氏下一步棋的动向。对此,聪明的策士明知不答,或巧妙地顾左右而言他,由蒋氏道出——有意满足蒋氏作为最高主宰者所特有的虚荣心——进而达到自保的目的。但是,杨永泰或许是过分的聪明,也或许是刚愎自用的性格使然,他不仅没有向当年刘备学习“青梅煮酒论英雄”之道,反而大讲特讲华北自“塘沽协定”签订一年多以来,长城内外与黄河上下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高潮。当他分析了日本侵华企图以及冯玉祥、阎锡山等实力派有可能利用人民的抗日情绪,再次举起反对中央的大旗之后,遂又直言道:
“华北百姓的心需要委座去抚慰,日本步步进逼的行为也需要委座去做个姿态,至于那些有反叛之心的实力派,委座也应该当面晓以利害,给以颜色。”
对此,蒋介石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杨永泰并没猜透蒋介石的心思,他再次认为自己献策有功,遂暗自欣喜,告辞离去。这就是杨永泰的悲剧所在。自然,这也就是杨永泰两年后被蒋介石免职,并被政治对手暗杀的原因所在。此乃后话。
蒋介石为了防止被围困的红军生变故,在粤赣和湘赣交界处派重兵布防了三道封锁线之后,遂在十月初偕宋美龄下庐山,乘专机去华北各地视察,同行者有杨永泰和侍从室主任晏道刚。蒋氏先后“历经北平、察哈尔、归绥、太原、西安各地,分别接见了当地军政脑”。“蒋在北平接见的,有原东北的军政人员莫德惠、王树常、马占山、苏炳文、米春霖、邹致权(张学良之办事处主任)等,在察哈尔接见宋哲元等,在归绥接见的有傅作义及蒙旗德王、云王、沙王等,在太原与阎锡山密谈多次,在西安接见杨虎城、马鸿逵等。”蒋对这些人大肆宣传“不是不抵抗,是共产党拉住了后腿,非消灭共军不可”的理论,借以“争取大家同情他反共,以缓和国人对他不抗日的攻击”。
正当蒋介石向诸实力派起劲地宣传“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之际,突然于十月中旬“接南昌行营转来情报,知道红军主力有突围模样,前锋已通过信奉江(即桃江),蒋鼎文东路军先头已由长汀逼近瑞金”。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炸得蒋介石险些不辨东西。他稍许镇定一下情绪,遂下令:
“晏主任,请准备好专机,立即赶回南昌!”
这个被蒋氏称为晏主任的随行人员即晏道刚。晏氏为湖北汉川人,早年投在赵恒惕的湘军中供职,历任下级军官和参谋长。北伐军兴,他又改任湘军唐生智第八军参谋长和第四方面军参谋长。一九二九年冬,唐生智于豫南反蒋失败之后,晏遂离开军队过了一段隐居生活。一九三三年,由何应钦推荐出任南昌行营第一厅副厅长,负责处理作战业务。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初创侍从室,晏出任侍从室主任。从此,他随侍蒋介石身边,从旁相助蒋氏“围剿”红军。
晏道刚作为一个称职的高级参谋官佐,自然懂得红军突围的结果——意味着蒋氏一年“围剿”红军将功亏一篑,因此,他迅安排好了专机,不顾浓云重压所造成的能见度很低的天气,请蒋介石、宋美龄,以及杨永泰和其他随行人员登机南返。有意思的是,蒋氏北来的时候兴意极浓,一路上侃侃而谈,似无倦意;但此次南返却蹙眉凝思,连一句话也不曾说过,使得专机中的空气分外的沉闷。
蒋介石回到南昌行营之后,连备好的白开水都不曾喝一口,就下达命令:
“晏主任,杨厅长,请分头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到作战室,参加军事会议!”
晏道刚与杨永泰非常清楚这次军事会议的内容,是研究红军突围所引起的后果以及应该采取的防堵措施。为此,他们分头通知江西省主席兼行营办公室主任熊式辉、行营第一厅厅长贺国光、参谋本部高级幕僚林蔚等人赶往作战室,参加蒋介石亲自召开的军事会议。由于熊式辉、贺国光、林蔚三人在本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笔者有必要向读者做一扼要的介绍:
熊式辉,字天翼,于一八九三年出生在江西省安义县万家埠鸭嘴垅村。他早年思想上趋向维新,并崇拜康有为和梁启。后弃文习武,相继入江西陆军小学、南京陆军中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一九二一年,又被广东军政府参谋部保送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并于一九二四年学成回国,遂晋见蒋介石,被蒋氏委任为第三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从此,他依靠蒋介石在军中混迹,青云直上。第二次“围剿”红军惨遭失败之后,蒋氏在南昌设立行营,熊式辉被蒋氏委任为行营参谋长。也就是在这期间,他和杨永泰一见如故,不仅成为“新政学系”的领袖人物,而且为了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反共策略,还向蒋介石提出了以宣扬“四维八德”来鼓吹反共理论的“新生活运动”,并组成了以蒋介石为会长、宋美龄为指导员、熊式辉为主任干事的“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由于他乘坐飞机出事摔成瘸子,遂主动请辞军职,又被蒋介石委任为江西省主席兼行营办公室主任。毫不夸张地说,上述杨永泰的所谓功劳,都有熊式辉的一半。而今,蒋介石召开研究红军突围动向的军事会议,熊式辉无论是作为江西省的父母官,还是作为南昌行营办公室主任,无疑都应出席会议。
贺国光,字元靖,于一八九五年生于湖北省蒲圻县赵李桥一个耕读世家。后随父入川,考入四川陆军成学校,与刘湘、杨森等川中名将同窗。辛亥革命之后考入陆军大学深造,遂又参与鄂军角逐功名。北伐军兴,改投蒋介石门下,参与军机。“征战中,贺上书建议,对于军事、敌情、地形、民俗等等,都有所重要条陈,并有颇多卓越见解,多被蒋采纳”。第四次“围剿”红军失败之后,他建议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采取“碉堡战”。其法为:“每收复一地,迅即以克难方式,广修公路,密建碉堡,堡与堡间的距离,以目及弹及为度。在多不在大,重密不重坚,务使纵横参错,列罗成网,目力火力皆能交叉,一堡有警,四方响应,逐步前进,逐步围剿,使包围圈逐渐缩小,然后聚歼”。一九三四年一月,“贺策定东、北两路军合围计划,得到了蒋的同意,立令实施”。东路军在福建相继攻陷建宁、永安、连城,北路军按计划于四月下旬占领广昌。此次蒋介石北巡,贺国光留守行营,待到他获悉红军有突围的迹象后,立即电请蒋介石南返。当他接到出席军事会议的通知之后,立刻赶到作战室,把有关的电文、材料备好,置于蒋介石的座位前。恰在此时,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林蔚走进作战室,他笑着问道:
校园实力未知的徐阳因为一个敌人自残,变强,创造法则?改变空间,虐杀敌人。在都市中上学,护短,撩妹,在都市中加入特殊组织,代号ox3,成为各大特殊组织的业界神话,横行霸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外部修仙势力入侵,扬言要轻松踏平蓝星,一位少年出现将他们全部碾压。天道之战,各大天道互战,蓝星天道濒危之际,又是那个少年震惊!无敌修仙大佬竟然是学生...
顾千帆玩游戏穿越,现外挂跟着穿越。顾千帆外挂都到手了,我低调个嘚!打得过的敌人,我重拳出击。打不过的敌人,我化身道德天尊,用道义镇压。吞服丹药,修炼一天抵过去一个月。无敌悟性,任何法术一学就会。什么,修炼还有瓶颈的吗,我为什么感受不到。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简介关于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从全军中精选而出的一个步兵师加一个特战旅穿越回清朝,能否改变历史?面对内部和外部的联合缴杀,林雪能否站稳脚跟,从而带领这个古老的帝国换新生?面对已经落后的局面,这个帝国能否奋起直追,从而再次领先于世界之林?苏醒的系统又会带给林雪怎样的惊喜?没有后路,只能往前!(平行世界,和现实毫无关联,切勿带进现实!)...
身为猎人军团的全能猎人,一朝穿越就是被虐现场,真她娘的悲催。叫她学狗叫?学你奶奶的腿儿!直接给你两个大比兜再飞踢进湖喂蛤蟆。什么?跟她有婚约的容王要死了,婚期提前要她冲喜?哈!那可太好了!当寡妇,还是个有权有势的有钱寡妇,痴呆傻女一跃成为守寡的王妃,容王的遗产都是她的!王爷啊!那得有多少钱!吃喝,旅游,养汉子。这岂冲喜王妃只想弄死王爷她守寡...
他拥有神奇医术,身怀绝世武功。十八岁那年,他走进了充满欲望的大都市。桃花运接踵而来,美得冒泡的女总裁,性感貌美的动姐,娇艳妩媚的老板娘看到这些如花美眷。叶小白豪情万丈的说道在成为泡妞高手的路上,我别无选择啊!贴身狂医俏总裁...
只要炮灰黑化快,做不了主角做反派。秦缘只不过是对着流星雨许了个愿,结果就被一坑货砸死。死就死了,还要被坑货坑到底,被迫接受一个穿梭小世界阻止反派成魔的任务,用爱感化反派,引导反派走向正道,这都不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