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庾庆忙摆手道:“不用不用,随便找个就行,不用花大价钱找什么有名望的。”
李管家:“这种事岂能随便?既然要找,自然要找好的。”
人家说的没错,人家也不差钱,庾庆没理由反驳,只好随便,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
李管家:“不过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请到,他这种人不愁没人聘请,都是高价抢着要的,好在他这两年一直在老爷的一位朋友家里教书,希望那边能看老爷的面子通融一二。”
庾庆对‘高价’二字比较敏感,何况能让这位豪门管家说高价的,当即讶异道:“一个教书的有这么厉害?”
李管家肃然道:“这位先生可不能小看,据说自称是将京城文官的文路都揣摩了个七七八八,极善于押题,只要出题考官一定下,他对出题考官的出题范围就能心里有个大致。这不是吹捧,而是有事实证明的,八届参考的举子中,他指教过十二人,他指教过的举子有两人考上了进士,一人考上了从进士。”说罢一脸佩服的样子。
庾庆忍不住一乐,“指教过十二人,才三个人考上了,这也叫厉害?”
李管家有些无语,上下打量他,不知他一个乡试考一百多名的,哪来的资格这般嘲笑,脸呢?
遂忍不住叹气道:“公子,别说三个,一般人能指教出一个,能教出一个进士来,这辈子在京城就不愁饭碗了,便有的是人求着把自家子弟送给你调教。
历届会试,参考的举子过万人,能上榜的不过二三百人,平均几十甚至上百人里面才能考出一个。他指点的十二人当中便能考出三个,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能中,这概率已经是相当惊人了,已经不是一般人家能请的起的人物。”
听他这么一说,庾庆明悟了,算是开了窍,默默点头认可了,但又狐疑道:“既然他这么有本事,为什么自己还是个教书先生,自己考个进士当官不好吗?清高?不愿当官?”
李管家摇头:“这倒也不是。那位先生姓‘明’,据说出身贫寒,却是少年聪慧,十六岁便通过了乡试赴京赶考,结果没能考上,于是便留京再读再考。奈何在京花销大,才顺带教书赚点外快,于是便出了笑话,他自己落榜了,他指教的学生却考上了。
可能是人有命数,三年一届,他连考了九届未成,等于是从十六岁考到了四十岁,也不知是不是年过四十后开了窍,或是陷入了不惑,此后便不再考了。后来他老家也不回了,当地每月给他的俸银也不领,都留给了家里的糟糠妻,也许是自感无颜再见家乡父老。当然,他自己在京的教书收入也足以让他逍遥快活。”
庾庆听的啧啧不已,没想到还真有这样执迷不悟的傻鸟,为一场考试竟考了快三十年,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竟这般白白浪费了,关键是连家都不要了,若回家谋个缺当个地方官的话,有这毅力和苦心又何须在乎什么金榜题名,说不定也入京位列朝堂了。
当晚,钟粟夫妇设晚宴款待庾庆,两个女儿并未露面,理由是闺中女子。
宴后,钟粟说是要去看看庾庆住的地方布置的如何了,陪着庾庆一起散步回了东院,没让其他人跟着。
书房、卧室、厅堂到处看了看后,两人最终又绕回了正厅。
钟粟在主位坐下后,明显在思考斟酌什么。
庾庆感觉这位不像是过来看看那么简单。
果然,钟粟一开口就让他牙疼,“士衡,你爹可对你说过你我两家有婚约之事?”
庾庆纳闷,不想面对这个,还是来了,想装傻混过去都难了,问题是他没办法帮阿士衡否认,不可能帮阿士衡说没听过,只能硬着头皮道:“知道。”
钟粟又道:“当年我和你爹曾约定一物为婚嫁信物和聘礼,你可知道?”
庾庆含含糊糊嗯声,“知道。”
钟粟又问:“可带了聘礼登门?”
他开不了口主动求人家娶自己女儿,遂酝酿了这说辞前来,你若带了聘礼登门,那自然是你来求娶我的女儿。
庾庆心中颇为无奈,难不成要说忘了带?这么大的事都能帮阿士衡忘了不成,这得把钟家人多不当回事,他又不好说阿士衡已经残废了,自己是替身。
他也不傻,自从说出阿士衡父母过世后,已经感觉到了钟夫人言语间态度的微妙变化,越不敢说阿士衡残废了。
有些事情不是你说有机会能治好人家就愿意相信能好的。
默了默后,他伸手进了怀里,抽出了那支阿士衡再三交代不能遗失的金属轴筒,双手奉到了钟粟跟前。
一见此物,钟粟眼中闪过异样光彩。
高科技种菜系统从天而降,砸得元嘉庆头晕眼花。穷是吧?打脸极品亲戚是吧?想家致富奔小康是吧?统统都放着让系统来!从此,元嘉庆在成为农场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还意外包养优质美男一枚。农场主元嘉庆大手一挥,及其豪迈我种菜,菜归我,钱归你!谢希仁嗯,反正我归你。我种菜那些年...
简介关于抗日烽火战将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历史鲜血满地。这是一部没有系统,尊重历史的抗战故事。在特种兵苏武看来,倭寇不是不可战胜的,他凭借着常的战术素养和战略眼光,培养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部队,在敌后战场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倭寇心脏,为四万万民众冲散头顶的乌云!...
作品简介别人穿越带个仓库,婉仪穿越带个空间。别人的空间灵泉,灵丹一大堆。婉仪的空间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连个水滴的影子都没有!难道要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卖沙子?看着那个...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未来之萌娃难养最新章节列小说未来之萌娃难养孤孤著未来之萌娃难养全文阅读关于未来之萌娃难养某仙某天强上了某人,心虚之下默默逃走。无意种出小包子一枚,但是某仙心虚的看着面前的某人,举着包子...
当世兵王,抛下一身军功入狱。三年后,出狱之时,这天下将为他而倾倒!江北我就想把婚退了,你们为什么都这么为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