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崇祯年间的烟民(第1页)

  第1章崇祯年间的烟民()

  昨天晚上还是月大云稀的好天气,到凌晨却起了雾。日头还没有出来已经有了热气,大雾这么一压,更是潮热难当,黏黏糊糊的衣裳贴在身上叫人好不烦躁。

  “鬼老天,生生要热死个人哩。”路丙寅从地头的草棚里起来,嘟囔着句牢骚,眯缝着眼看了看外面再次躺倒睡回笼觉。

  草棚外是好大一片西瓜田,翠翠的瓜秧糊严了地面,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西瓜隐在瓜秧中着实喜人。这片瓜田是路丙寅夫妇二人硬生生从树林中开荒垦出来的,由于不是熟地,地性也瘠了许多,所以地里的西瓜比别人家要晚成熟一些。

  如路丙寅这样的佃户日子过的实在恓惶,每年缴罢了东家的租子之后还要缴这税那税,家里也剩不下几斗谷。自己要买酒喝,家里婆姨也嚷着要去集市上扯几尺花布,儿媳眼看着要诞下娃娃,女儿到了爱美的年龄,也要置办几件看的过眼的饰,尽是花钱的路数,一家子都指望这些西瓜过日子哩。

  到了这个季节,路丙寅不得不每天晚上来到瓜地的草棚里看管。并不是怕贼娃子偷瓜,路人口渴摘个瓜吃算不得偷,主要是怕小山猪和野獾乱啃。

  尤其是小山猪,总是在夜里成群结队的跑下山,不仅把好端端的西瓜糟践了,还连啃带刨的把瓜秧也祸害掉,不得不多多提防。

  家里的房子太破,重建的话一时拿不出许多银钱,裱一裱算了;过了热季也该买只猪崽,要是卖西瓜的钱还有宽裕的话就再打一套铁骅犁,那物件儿耕田缺不得……

  正掰着手指头盘算,隐约听到外面有些个响动,立刻睡意全无,摸起块石头就出来。

  大雾弥漫之下,影影绰绰看见地头有个黑影伏在瓜秧之间晃荡。不由心头火起,劈手把石块丢出:“好畜生,又来祸害我的瓜……”

  “哎呦……”石块落出,那黑影忽然人立而起,大声呼痛。

  想不到是个人!

  “是哪个?砸疼了没?”不等那人说话,路丙寅先不好意思起来。为了个小小的西瓜就丢石头砸人确实不值得,若是叫村子的乡亲知道,又要说自己不厚道。

  “没事,没事……”那人隔着老远就火急火燎的解释:“转悠了一整夜也找不到出山的路径,实在是饿的半死,忽然见到西瓜又没有看到主人,忍不住就先吃了,实在不是有心偷窃……”

  听口音是外乡人,路丙寅笑呵呵的靠了上去:“一个半个的小瓜说甚么偷不偷的?口渴就尽管摘来食,来,我给你找个火候大的,咦,你怎这般装扮?”

  吃瓜的是个年轻人,约莫廿岁年纪,体材魁梧样貌周正端得一幅好皮囊。只是他的头只有寸许,身上的衣衫分成上下两节,实在古怪。

  路丙寅年轻的时候也曾走南闯北,见过跨千山越万水远道而来的大食人和波斯人,但是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明显是中华人物,衣着比那些胡人还要古怪。

  “怎能白吃你的瓜?这是钱你先拿着……咦,你怎么这样装扮?”那年轻人拿出张花花绿绿的纸片正要递过来,见到路丙寅也是惊讶,问出同样的问题。

  “我这衣衫怎了?”路丙寅摸摸脑袋上有些蓬松的髻,看看身上斜襟子青褂,除了脚上的多耳鞋破了绽之外,没有感觉哪里不对:“可不大伙都穿这样的衣衫么?”

  山路上已经有早起下田的乡亲,都是这样的装束。

  那年轻人明显就是一楞。

  “也只有读书人和富贵的老爷们才穿长衫,俺们下地干活的穿袍子不方便,也忒热不是?大明朝哪有农人穿袍子的?”路丙寅问:“你这头怎这般个短法?是近还俗的和尚?”

  早就感觉不对头了,明明就在左近的公路一直找不到,高高的通讯架台也看不见。眼前的古人装扮的农民和不远处的村庄,都不是这个景区应有的,难道我也穿越了?

  年轻人含含糊糊的回答“嗯,啊……那啥,我就是近还俗的僧人,现在是明朝?山中无岁月无论魏晋,我还以为这世道仍旧的大宋的天下呢……”

  “大宋?早过去几百年了。”路丙寅爽朗的哈哈而笑:“想来你是在那个深山古刹出家的吧?连如今的年月也不知道了,怪不得会迷路呢,还不知道大法师上下……”

  “既然已经还俗,以前的法号也就不必提了,我叫……叫我李四吧。”李四也不愿意过多提及自己的来路,简简单单一句话揭过。在山林中转悠整整一个晚上,浑身湿透不说,更要紧的是又累又饿。互通姓名之后小声询问:“路大哥能不能先给我点吃食,实在是饿的紧……”

  李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山野村民之中,诸如张三李四这样的名字也不知道有多少。

  “李四兄弟,来我棚中歇歇吧,看你满身都叫露水打湿透了。”路丙寅道:“还有我带的高粱饼子,你将就食些,过会子我带你到家里。让我家婆姨烧锅好粥,热汤热水的用几碗……”

  确实是饿了,糙高粱饼子虽是难以下咽,就着西瓜也吃了俩。

  山民思想单纯,也没有许多花花肠子,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也愿意施以援手。路丙寅笑着看李四狼吞虎咽,摸出烟锅子,实实的装上烟了一整天,野兽毛也没有打到一根。娥子拎了小筐跟在哥哥屁股后头,却捡了不少的蘑菇。

  蘑菇也是好东西,甩几个盐粒子煮一下就能吃,晒干后还能撂到冬天食,只是这些日子雨下的少,也不大容易采摘到。

  李四尝了一口,鲜是最够鲜了,却少油淡味的,实在谈不上好吃。其实也可以理解,家里本就没有几两油,又不是年节,自然舍不得经常炒菜来吃。

  “娥子,这蘑菇多不?”李四问。

  “稀少的很哩,要雨后才能多些,春里采了许多爹爹送到集市上,换了许多盐回来。”娥子这样的年纪就懂得为家里创造收入,颇引以为得意:“今日我还采到几株草芝哩,哥哥说可以卖给县里的药铺……”

  所谓的芝就是灵芝,山里虽不常见也算不得如何稀罕,是一味比较名贵的药材。这东西和人参一样,要是多年的野山灵芝确实值钱不少,若是草芝价格就要大打折扣了。

  “路大哥,这草芝好卖不?”李四寻思着比较省力气的赚钱之道,耕田实在是太累了。

  “怎不好卖?一到县里就有药铺子来收,只要有货,要钱给钱要盐给盐,一株大点的草芝能换件好衣裳呢。”

  “大赞。”李四笑道:“我却想起个来钱的路数,咱就种草芝,虽不敢说大财也,却比种田强一些……”

  “草芝也能种?”

  路家人都诧异的看着李四,就连一直闷头拔饭的路涧而抬起头来。

  “李兄弟不我说笑吧,我听人说这东西是天生地养自然生成的,又不是谷子粱粟……”

  “哈哈,草芝和庄稼都是一样,庄稼是种下一粒种收获一把粮,草芝也是一样的道理。早年我在学校……寺庙的时候,就曾经种过……”李四有十分把握,笑呵呵的给一家人解释。

  当年上中学的时候,曾伙同一帮人做菌类孢子的试验,结果种植出几十斤灵芝。一股脑的送到学校食堂,于是乎,食堂菜谱的“蘑菇炒肉”就成了“灵芝炒肉”。只不过灵芝味中带苦,还不如蘑菇好吃……

  “要真能种出草芝的话,那真是好,不管种啥总是要有种子的,我活了几十岁年纪,还没有见过草芝打籽,没有籽怎么种?”一听说李四有种草芝的本事,几个人眼中都闪出神采。还是路丙寅稳重些,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根本。

  李四呵呵一笑,拿过那株老芝,在手上轻磕几下:“种子就在这里了。”

  “哪里有?兄弟是说笑的吧?”路丙寅放下饭碗,看着李四空空如也的手掌。

  手中明明就是空的嘛。

  “再细细看来。”

  还是娥子这丫头心细,掰着李四的手中说:“好像是有些黑色的东西?是灰尘的吧?”

  “这就是种子了。”李四指着手心中灰蒙蒙的一层类似灰尘的东西笑道:“估计当年种这物件的手艺还没有忘记,能不能多赚几个钱就靠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我种菜那些年

我种菜那些年

高科技种菜系统从天而降,砸得元嘉庆头晕眼花。穷是吧?打脸极品亲戚是吧?想家致富奔小康是吧?统统都放着让系统来!从此,元嘉庆在成为农场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还意外包养优质美男一枚。农场主元嘉庆大手一挥,及其豪迈我种菜,菜归我,钱归你!谢希仁嗯,反正我归你。我种菜那些年...

抗日:烽火战将

抗日:烽火战将

简介关于抗日烽火战将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历史鲜血满地。这是一部没有系统,尊重历史的抗战故事。在特种兵苏武看来,倭寇不是不可战胜的,他凭借着常的战术素养和战略眼光,培养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部队,在敌后战场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倭寇心脏,为四万万民众冲散头顶的乌云!...

伯府庶女要翻天

伯府庶女要翻天

作品简介别人穿越带个仓库,婉仪穿越带个空间。别人的空间灵泉,灵丹一大堆。婉仪的空间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连个水滴的影子都没有!难道要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卖沙子?看着那个...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未来之萌娃难养

未来之萌娃难养

未来之萌娃难养最新章节列小说未来之萌娃难养孤孤著未来之萌娃难养全文阅读关于未来之萌娃难养某仙某天强上了某人,心虚之下默默逃走。无意种出小包子一枚,但是某仙心虚的看着面前的某人,举着包子...

江北云霜

江北云霜

当世兵王,抛下一身军功入狱。三年后,出狱之时,这天下将为他而倾倒!江北我就想把婚退了,你们为什么都这么为难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