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说时令已经进入十月上旬,但是,赣南腹地军事重镇于都依然是非常炎热的。就连那令人讨嫌的苍蝇、小咬等蚊虫也照旧与人为敌,搞得人们处处设防,不得安宁。
夜幕笼罩着大地,于都已进入了梦乡,一家祠堂偏房中的茶油灯还亮着灯光。一位体格魁伟、身着红军灰色干部服装,但风纪扣未系的中年人驻步屋中,他蹙眉凝视,似陷入深沉的对往事的回忆中。他右手拿着的那把破旧的芭蕉扇不停地摇着,机械地驱赶着大小不一的蚊虫。他就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
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但他被蒋介石骂作山大王却是在江西的井冈山。如果说三湘的江河是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母乳,那么赣南的大地则是成就当代大军事家毛泽东的第一摇篮。事后追论:湖南留给毛泽东的是文化的沉思和追求,赣南则是把这种文化的沉思和追求化为行动的实验地——坚信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毛泽东自一九二七年九月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突围长征的七年时间中,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屡遭打击的年月。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但他敢于向党的总书记陈独秀挑战,他不仅带头批判党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而且第一个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是国民党第一、二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代理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真可谓是官居要职,但是当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和国民党决裂,抛弃高官厚禄,带着手拿梭镖、鸟铳的泥脚杆子上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等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和蒋介石军事集团争天下,这都显示了毛泽东那非凡的革命家的胆识!
正当毛泽东与朱德等共产党人顺利地粉碎蒋介石第一、二、三次军事“围剿”,并不断扩大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时候,留居上海的党中央却经历了李立三、王明等“左”倾路线的统治,逐渐把党在白区的力量损失殆尽,不得不相继转移到中央苏区,靠着共产国际的支持,不仅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而且还公然指责毛泽东是“富农路线”、“游击主义”、“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等等。结果,他们拱手把军事指挥大权交给一位既不会说中国话,又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国人奥托.布劳恩(即李德)。实行“正规战”和阵地战,反对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实行战略的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反对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决战;实行“全面出击”、“两个拳头打人”;反对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等“左”倾军事路线,使得中央苏区一点一点地被国民党军队蚕食,最后不得不丢掉中央苏区突围转移。这对一手创建中央苏区的毛泽东而言是何等的痛心啊!
毛泽东自一九三二年十月宁都会议被剥夺军事指挥大权之后,在从事地方工作的同时,仍就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战略方针向中央积极建议。当他的正确建议被博古、李德等人否决之后,他仍旧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身份深入基层,广泛地做调查研究,默默地为中国革命积累经验。自然,他在这期间的心情是郁闷的。为此,他曾写下“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的诗句。但是,他不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对革命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就在同一《菩萨蛮》的词里,又无比乐观地吟道:“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一九三四年四月下旬国民党军占领广昌的驿前。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线和北线被敌人突破,西线和南线的形势也更加危急。毛泽东作为军事战略家清楚地知道: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已经断绝,剩下的仅是战略转移一途了!与此同时,各种风声四起。而毛泽东因前线吃紧,日夜忧思,对战局更是放心不下,几经思考,遂向中央提出到于都视察。中央经过审慎研究,同意毛泽东的请求,并“要他多注意军事情况”。毛泽东遂于九月中旬带着秘书和警卫员到达于都。
在于都,毛泽东迅“调查于都、赣县等地区的敌情,了解苏区红军和地方武装的情况,了解敌军调动情况,为中共中央选择战略转移的行军路线提供调查情况。同时,密切注意前线战况的变化,只要有从敌占区和敌人刚攻陷地区来到于都的人,都要找他们询问战事”。当他收到周恩来催问军事情况的电报之后,遂于九月二十日在于都复电周恩来,报告“中央革命根据地西南部于都、赣县、登贤等地的敌情,详细叙述敌军小队、地主武装及小股散匪在何地侵扰或潜伏的情况;同时报告红军和地方武装的防务,其任务是对敌军小队进行戒备,对地主武装和小股散匪迅进行打击、驱逐和肃清;最后报告于都、登贤全境没有赤色戒严,敌人容易出入,现正抓紧西南两方各区建立日夜哨及肃反”。实事求是地说,毛泽东的报告对中央选择突围的起点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接着,毛泽东很自然地想到战略转移前的政治动员工作。为此,他“在于都县城召开手工业工人、贫苦农民和村、乡、区干部座谈会,提出:要组织游击队,牵制敌人。要努力搞好生产,支援前线,……要严厉管制阶级敌人”等。同时,他还在于都接见红军家属代表会的代表,“号召他们积极搞好生产,支援前线,鼓励亲人在前方英勇杀敌”。在这繁忙的工作中,毛泽东那本来就不健康的身体日渐不支,待到九月底又突然得了恶性疟疾。他“高烧到四十度,嘴唇干裂,两眼深陷,脸烧得通红。卫生员给他吃奎宁片,打奎宁针,高烧依然不退”。吓得随行人员不知如何是好。警卫员吴吉清跑到省政府给瑞金打电话,向中央报告毛泽东的病情。
中央获悉毛泽东在于都染疾的消息后,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立即派傅连暲医生从瑞金赶往于都,为毛治病。
傅连暲出身贫寒,早年就读并毕业于福建汀州亚盛顿医专,后任福音医院院长。一九二七年八月下旬,南昌起义的一批伤员来到汀州,他自此即为革命工作。毛泽东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期间,尤其是在毛受到博古等人排挤养病的时候,曾受到傅连暲医生的诊治,并结下了很深的革命友谊。一九三三年春,傅毅然把福音医院迁至瑞金叶坪,并参加红军,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校长等职。在这期间,他对毛泽东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当他听说毛泽东在于都患恶性疟疾之后,急忙赶到于都,为毛诊治。在他细心地调治下,毛的高烧逐渐退去,但他那十分虚弱的身体还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恢复。因此,傅医生深沉地对毛泽东说:
“要暂时把革命工作放一放,集中精力把身体养好。”
但是,毛泽东深知局势的险恶,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置革命工作于不顾而专心养病。因此,他违心地点点头,遵医嘱吃过药,把傅连暲送走之后,就又驻步屋中,独自思索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大事。少顷,警卫员吴吉清送来了一些文件,他又伏在桌上认真地看了起来。
傅连暲是熟悉毛泽东的个性的。同时,他也依稀知道毛在红军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中的作用。因此,他在睡觉之前又来到毛泽东养病的房间。当他看到自己的这位大病未愈的病人还在专心翻阅文件,一种异样的情感打心底泛起,使他不得不动情地说道:
“你是我的病人,我有权要求你休息。”
毛泽东抬起头,看着傅连暲那严肃的表情,他沉吟片时,有些沉重地说:
“局势很紧张,休息是做不到的!”
傅连暲一是深知毛泽东的性格,再是他自己也为紧张的局势担心,故轻轻地叹了口气,没有再劝毛泽东休息。
“连暲同志,你离开瑞金的时候,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大家都在议论突围转移的事情。”
说到红军突围转移,在上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由于决定战略转移的权力控制在博古、李德手中,故何时进行战略转移、从何处突围以及转移到什么地方等都秘而不宣,连毛泽东这样官居高位的领导人也不知晓。他看了看傅连暲那沉郁的表情,就没再说什么。
然而在傅连暲的心目中,毛泽东是一定知道这些大事的。另外,他十分敬重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沉吟片时,遂又以求教的口吻问道:
“你看,红军突围转移应选在什么地方?”
提到这件事,毛泽东怅然地叹了口气,遂又想起了今年夏季对会昌考察的往事……
是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陷前后,毛泽东离开瑞金,前往赣粤交界的南线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盘踞广东的陈济棠是地方实力派,和蒋介石矛盾重重,在历史上曾三次通电反蒋,自称南天王。在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中,蒋介石为把陈济棠绑在他的战车上,给了他个南路军总指挥的头衔。但陈济棠出于自身的利益,并不想离粤赴赣为蒋卖命,消耗实力。另外,“陈深知蒋介石其人,奸险狡诈,反复无常,对他忽打忽拉,居心叵测”。而这次令他参加第五次“围剿”,实则是“借刀杀人”、“一石二鸟”之计,想使他的粤军与红军两败俱伤,而蒋氏则坐收渔人之利。因此,他进剿红军的行动缓慢,时时考虑在防堵红军中也防堵蒋氏的中央军入粤。换言之,陈济棠的军事行动与其说是服从蒋氏的命令,还不如说“主要是为他们自身的厉害着想,目的是防堵红军入粤桂地区”。有鉴于此,毛泽东把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最后希望,或不得已进行战略转移的突破口选在了南线。欲达此目的,中心问题是利用蒋、陈矛盾,搞好与陈济棠的统战工作。
恰在这时,陈济棠为给蒋介石做个样子,集中兵力攻打广昌。在北大门广昌失陷前的一个星期,防守南线的红军被迫退出筠门岭。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之后,对部队讲道:
“你们是新部队,敌人又那么多,打了那么久,敌人才前进了那么点,这就是胜利!”
针对部队想夺回筠门岭的思想情况,毛泽东又告诫说:“现在应该把主力抽下来,进行整训,用小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和赤卫队打游击,钳制敌人。在整训中要总结经验,好好研究挡不住敌人、不能打好仗、不能消灭敌人的原因。”总之,毛泽东的意图是:不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获罪于陈济棠,将陈氏把守的南大门紧紧关死。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把陈济棠推到蒋介石的一边,而且也等于断了红军突围的通道。
可是,博古、李德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南线筠门岭失守后,中革军委调来方志敏的部队,由第七军团司令寻淮洲率领,“准备夺回筠门岭”。毛泽东听后不同意这种做法。他经过深思熟虑,即致电周恩来同志:报告“敌虽企图进占南坑、站塘,但仍持谨慎态度”,“判断是渐,不是突然”;提出“目前我军对西岸联防队及协白军的,应是声东击西,出其不意,黑夜接近,拂晓攻击,包其一部,打其援队”;建议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在瑞金待命为宜”。这时的周恩来正在考虑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与向陈济棠借路等事,故收到毛泽东的电文之后,逐下令停止进行收复筠门岭的战役。毛泽东为了让更多的同志了解和陈济棠搞好统战的重要性,在会昌期间曾对粤赣省委书记刘晓与粤赣军区司令兼政委何长工讲过如下这段话:
对于南线的和缓形势,毛泽东同志早就给以关注……他说,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敌人内部的争斗,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和平局面是巧妙地打出来的。我们不能像教条主义者那样,只知道“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死打硬拼,也要利用反动派间的矛盾,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一面要依靠群众,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一面可加派化装小分队,潜入陈管区,宣传抗日救国、枪口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促使陈军反蒋抗日。毛泽东同志还明确指出:根据前线情况,可以把筠门岭一带部队抽下来进行整训,缓和前线的局势,并可积蓄我军力量,以备不虞。
事后追论: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对缓和南线红军与粤军的对立,促成陈济棠同红军和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在会昌期间的心情是沉郁的。他作为诗人,会很自然地借诗咏志,表露这沉郁的心境。诚如他本人在六十年代所回忆的那样: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最后,他终于吟出了一代名词《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
校园实力未知的徐阳因为一个敌人自残,变强,创造法则?改变空间,虐杀敌人。在都市中上学,护短,撩妹,在都市中加入特殊组织,代号ox3,成为各大特殊组织的业界神话,横行霸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外部修仙势力入侵,扬言要轻松踏平蓝星,一位少年出现将他们全部碾压。天道之战,各大天道互战,蓝星天道濒危之际,又是那个少年震惊!无敌修仙大佬竟然是学生...
顾千帆玩游戏穿越,现外挂跟着穿越。顾千帆外挂都到手了,我低调个嘚!打得过的敌人,我重拳出击。打不过的敌人,我化身道德天尊,用道义镇压。吞服丹药,修炼一天抵过去一个月。无敌悟性,任何法术一学就会。什么,修炼还有瓶颈的吗,我为什么感受不到。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简介关于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从全军中精选而出的一个步兵师加一个特战旅穿越回清朝,能否改变历史?面对内部和外部的联合缴杀,林雪能否站稳脚跟,从而带领这个古老的帝国换新生?面对已经落后的局面,这个帝国能否奋起直追,从而再次领先于世界之林?苏醒的系统又会带给林雪怎样的惊喜?没有后路,只能往前!(平行世界,和现实毫无关联,切勿带进现实!)...
身为猎人军团的全能猎人,一朝穿越就是被虐现场,真她娘的悲催。叫她学狗叫?学你奶奶的腿儿!直接给你两个大比兜再飞踢进湖喂蛤蟆。什么?跟她有婚约的容王要死了,婚期提前要她冲喜?哈!那可太好了!当寡妇,还是个有权有势的有钱寡妇,痴呆傻女一跃成为守寡的王妃,容王的遗产都是她的!王爷啊!那得有多少钱!吃喝,旅游,养汉子。这岂冲喜王妃只想弄死王爷她守寡...
他拥有神奇医术,身怀绝世武功。十八岁那年,他走进了充满欲望的大都市。桃花运接踵而来,美得冒泡的女总裁,性感貌美的动姐,娇艳妩媚的老板娘看到这些如花美眷。叶小白豪情万丈的说道在成为泡妞高手的路上,我别无选择啊!贴身狂医俏总裁...
只要炮灰黑化快,做不了主角做反派。秦缘只不过是对着流星雨许了个愿,结果就被一坑货砸死。死就死了,还要被坑货坑到底,被迫接受一个穿梭小世界阻止反派成魔的任务,用爱感化反派,引导反派走向正道,这都不是秦...